初中時學過朱自清的《春》,經(jīng)典的選段是要求背誦的,那時候覺得這樣的要求很煩很多余,卻又不得不耐住性子一字一句地去背誦,因為老師是要求班干部一個一個檢查的。當時因為帶著抵觸情緒,壓根就沒心思去吸取和感受其中的精華和精辟之處,直到后來才后知后覺,作者筆下的“春”,畫面感極強,寥寥數(shù)語便把讀者引入其中,如觀看三D電影般,仿佛那肆虐的風、馨香的花兒、抽枝吐芽的楊柳就在耳邊、就在鼻翼、就在眼前。
曾經(jīng)歌手董文華的一首《春天的故事》響徹神州大地,勾起無數(shù)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思和美好愿景。恰逢春天,周艷泓的一首《春暖花開》又引來我的感慨萬千。幾番細讀海子的散文詩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后,越發(fā)對簡單純粹的生活充滿向往,卻又不得不在當下偏快的節(jié)奏里生活和工作,抽空看春暖花開、聽知了嘰喳、品秋收碩果、觀落雪片片。
春天的美好,其實是欲訴還羞的。那些萬紫千紅在它大張旗鼓的召喚下招搖枝頭,卻時常要假裝低調(diào)地吸引來蒙蒙薄霧為其披上神秘的面紗;蜜蜂在怒放的花海里流連忘返,帶回沉甸甸的花粉釀造出無比的甜蜜,卻悄悄地藏進了巢脾等待細心的人去發(fā)現(xiàn)和采摘;作為一年四季中拔得頭籌的水果,櫻桃也悄悄在一日茂盛過一日的葉片后面冒出綠油油的小果球,靜靜等待乍熟的驚艷和喜悅……
春天是一個神圣又神奇的季節(jié),神圣之處在于仿若被賦予飽含希望的魔力,用溫暖的懷抱和輕柔的撫摸孕育、催生埋在地底下的種子,然后讓它們在夏、秋天的照顧下陸續(xù)繁茂、成熟、收獲。為何會有“一日之計在于晨,一年之計在于春”的說法,大概也是因為這一點。春天剛剛來臨時又像是一個性情古怪乖張的孩子,高興時或艷陽高照、或和風細雨,鬧脾氣時就來個凍到人們懷疑人生的倒春寒,或是早晚溫度天差地別的忽冷忽熱,讓你時常懷疑自己過了一個假的春天。
可能大多數(shù)人在未成年時都是有過相同的經(jīng)歷和感受的,對父母、老師說過的話、安排的事情充滿著不屑又不得不去執(zhí)行,卻總會在成年踏入社會后認識到父母恩師的良言逆耳,正所謂的“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”就成了心服口服的真理。老人們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,希望能借此驚醒揮霍時光的兒童、少年、青年,回頭想想,我們也曾是擁有千萬黃金之人,只不過我們一路走一路丟,錯過春天蓬勃的希望、辛勤地播種,也就失去了后續(xù)源源不斷的動力、收獲的喜悅。
春天過去了,來年還會再回來;▋旱蛑x了,下一個春天還會再開。只不過歲月從來不會回頭,同一朵花兒不會開放兩次。“春季已準時地到來,你的心窗打沒打開?對著藍天許個心愿,陽光就會走進來;▋阂迅傁嗟卣归_,你別總是站著發(fā)呆,快讓自己再美麗一些,讓世界因你更可愛……”悠揚的歌聲里,我似乎明白了點什么。
春暖,花就會開。其實,看再多勵志的書、聽再多煽情的話,不如自己睜開眼睛欣賞春暖花開、張開手臂擁抱滿滿希望、邁開腳步踏上廣闊征程。(彭玫)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如有文章來源系網(wǎng)絡轉(zhuǎn)載,本網(wǎng)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及時刪除。
|